第九百四十八章:处处有笔迹

荣誉与忠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tw,最快更新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李信是谁?他其实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

    李信的先祖李宗为魏国大夫,至李信历十代,均为大臣或将领。祖父李崇,为秦国陇西太守,封南郑公;父亲李瑶为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李瑶做过南郡太守,南郡至今都还流传着关于李瑶的名声。李瑶担任南郡太守的时候建造的一些基础设施到目前还在被使用,名声是好名声,说明李瑶治理南郡的时候颇为得力,一些老一辈的南郡人至今仍然感念。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里面的李广是李信的后代,不过现在可是公元前二零八年,李广要出现可还得再等上至少四五十年。

    吕哲知道一件事情,秦国攻楚之初,始皇帝并没有马上任命谁做征楚的大将,始皇帝问麾下将领攻楚要动用多少兵力,王翦说“需要六十万”,时值大秦频频用兵师疲粮缺,始皇帝听到攻楚要动用六十万人当然蹙眉,那个时候李信却是跳出来说“只需要二十万就能灭楚”,始皇帝闻之大悦,攻楚主将的人选也就确定李信担任。

    李信可不是什么默默无闻之辈,他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获封陇西侯。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此后便消失在秦国朝堂,长久时间未曾露面。

    传言李信因为攻楚失败,后面王翦率秦军成功灭楚,一人失败一人成功,两人见面不免尴尬,此后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可是现在王翦能找到李信,并拉着李信前来函谷关觐见吕哲,可见传闻通常都不怎么靠谱。

    李信攻楚失败之后,陇西侯的爵位已经被撤销,长久以来也并没有担任官职,因此是一个白身的身份。

    “都是一大家子的人。身为家主怎么能不为家族着想?”王翦说得比较委婉,不过意思还是很清楚。

    不就是说王翦和李信两人是真的有些矛盾,可是李信为了家族的未来,想要在帝国谋个官职因此接受了王翦的邀请和引荐嘛。

    还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古时候一个家族是不是有人当官对于家族来说真的相当重要。家族想要发展和壮大少不得需要一个光鲜的身份,也许不一定是要利用官职的便利来为家族谋取私利,可是没有人当官的家族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发展壮大起来。

    吕哲到现在还没有召见李信,王翦以为是受到李信大败于项燕的名声影响,说了一些当时秦楚两国的现状。大意就是当时的秦国屡屡大胜之后骄傲自满,秦军对攻楚的先期准备不足,楚国却是严阵以待,李信败于项燕之手并不是全归咎于个人的过错。

    尽管看上去依然是精神抖擞的模样,可是王翦真的相当老迈了,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古稀之年,李信目前却还是知命之年。

    五十多岁的李信半生戎马,正是作为一名将领来说最为黄金的年纪,他是曾经败于项燕,可是此前的任何一战都有出色的表现。像李信这种经验丰富的为将者正是帝国所需要的。更不用说帝国向西开拓,向西的地形有许多与陇西郡那边相同,吕哲怎么会不用?

    吕哲定然是会用李信,可是怎么用还有待思考,主要原因还是国策的关系。

    帝国皇帝可以任命某人一个官职,可是有相关的流程,那个流程就是被任命人要有功勋打底,也就是累积足够的功劳,并不是说想要让一介白身成为将军,那就能够成为一名将军。

    吕哲一直在维护自己制定出来的国策。任用蒙恬、章邯、徐岩、王贲……臧荼、曹咎、周殷、司马昂等人,那是因为帝国承认之前战国的一些官职,只不过需要降级留用,称得上是一种变通。这样的政策是为了安抚旧有官员。也是为了快速稳定国内,不至于让旧有官员绝望导致出现动乱,可是李信是属于在野,并不在变通之列。

    秦国其实是有相关的国策,也即是非军功不得封侯,不过后面被破坏。这也是被认为是秦国崩溃的诱因之一。说是相近国策,指的是某种限定,吕哲可没有打算破坏自己制定的任人标准,又拿捏不定李信愿不愿意从头做起,用实际功勋接受考核一步一步来,自然是存在疑虑。

    估计是王贲没有向自己的父亲王翦介绍帝国的任人标准,王翦委婉地提了几次,吕哲自己不好明说,只有让后面过来的共尉代为解释。

    王翦是怎么与李信沟通,吕哲并没有去过问,倒是后面将要从函谷关启程进入秦地王翦再次来找。

    王翦估计是查清楚相关的国策,先是客套闲聊一小会,然后问吕哲,道:“非在职,立有功勋能够被纳入评定?”

    是有这么一个回事,指的是只要在帝国登记造册,以白身的身份为帝国有贡献也能算是功勋的一种。这条政策的出处是在帝国开始航海之后,吕哲为了鼓励民间出海,去寻找岛屿或是新的大陆,制定下的政策。私人有所获,一旦有所发现通知帝国,能够以非在职官员的身份被纳入功勋体系。

    李信是要出海?不不不。王翦问了许多细节,吕哲才搞懂李信是要做什么。

    帝国民间鼓励外出探索,可以在官府登记组建开拓团,说白了就是抓捕奴隶盛行之下产生的佣兵团之类的组织。家世清白,没有犯罪的记录,向官府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初步是可以组建起二十人以内的武装,然后踏出帝国疆域进行冒险。

    佣兵团在帝国是属于半官方组织,并不是人人都能组建佣兵团,登记人除开家世清白之外还要有军队服役记录,李信并没有在帝**队中有服役记录啊?

    “李超现在隶属第六(混编)军团。”王贲很是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下。

    李超是李信的儿子,似乎是六年前就已经进入帝**方服役,目前的官职是一名俾将。

    “李超要申请退役?”吕哲真的难以理解了,李超已经是俾将,再进一步就是可以统帅一个师二万五千部队的偏将,大好前程在等着竟然要申请退役?

    帝**队编制是,五人一伍设伍长,二伍一什设什长。五什一队设队率,五队一屯设屯长,四屯一曲设别部司马为辅、军侯为主,五曲一校设校尉。五校一师设俾将为辅、偏将为主,二师一军设中郎将军团。

    李超服役六年走到俾将这一步能证明是一个有能力的军人,吕哲也特意让张良帮着查阅一下李超有没有在裁军的退役名单中,查阅之后的答案是李超不属于退役人员。

    吕哲有点不懂了,要么是李信有足够的自信让李超退役之后有更好的发展。要么就是李信有些昏了头了。

    “李超的堂兄李任也是在第六(混编)军团服役,要申请退役的是李任,登记造册的也是李任。”王贲见吕哲误会,赶紧解释了一下。

    家族的发展很多时候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想来李任就是“自我奉献”的那个人了?

    吕哲一阵“呵呵呵!”笑了,宗族社会也就这么回事。

    很多时候会接到来自官方的任务,佣兵团也是依靠完成官方的任务来进行升级,不过佣兵团的武装人员有封顶上限。

    李信是要让李任组建佣兵团,他大概猜出下一步帝国的重心是在占领西域上面,决定带着包括李任在内的二十人武装前往西域。不知道是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取功勋。

    其实李信要干什么不用会知吕哲,不过既然是这么做肯定是会搞出什么大动静,之后的一些事情也证实了这一点,着实是会让吕哲哭笑不得的同时感到惊讶。

    现在的吕哲还不知道李信是要用二十人做出灭一国的伟业,也根本就想不到李信会堂而皇之地在一国宫殿之上,当着那一国那么多的文武官员的面杀掉国王,迫使这个西域邦国向帝国称臣。

    从函谷关进入秦地要走桃林道。所谓桃林道可不是道路两旁都是桃林,相传这里曾经桃花处处,到了秋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粉红色的桃花,因此得出名。

    现在是冬季。不说桃林道经过时间的变迁早就没有漫山遍野的桃树,哪怕是还有漫山遍野的桃树也该被白雪覆盖。

    桃林道属于山地地形,再往前便是华山所在。现在的华山并不出名,因为道教还没有盛行。华山之上也不存在道馆,同时因为佛教还没有传入华夏自然也不见庙宇。

    说到佛教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已经创建了佛教,可是迦毗罗卫国已经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佛教创建于印度,可是并非印度唯一宗~教,孔雀王朝内部的宗~教多到难以细数。佛教只是其中一个。

    孔雀王朝的现任君王,也就是舍利输迦这位第六任的君王,他极为偏袒耆那教,对其它宗~教存在很严重的迫害,因为偏袒耆那教不断对其它宗~教进行清洗,得了个暴君的称号。

    帝国现在已经知道有孔雀王朝的存在,更是清楚西部高原后面既是孔雀王朝的所在地。帝国目前已经在尝试登上高原,可是几次试探并不如意,不是高原之上有什么强国或是强大部落,是很难适应那里的高原气候,有计划先派人立碑划界,不过还没有付出行动。

    吕哲自然知道孔雀王朝的存在,其余人却是从克什米尔的使节团那里获知。

    孔雀王朝的疆域很大,至少目前是比帝国还要大上一些,听说西方有一个叫亚历山大的人率军东征,一路上马其顿的军队破城灭国堪无对手,后面就是败在孔雀王朝手中,因此中亚各国普遍的认知中孔雀王朝是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

    会提到孔雀王朝自然是闲聊,吕哲是在谈海上水道,南洋舰队已经初步发现海峡的存在,只是短期之内无法在那种复杂的地形找到安全的航道,要是寻找到航道过去就该从海上发现孔雀王朝。

    另外,一些官员已经得知孔雀王朝与中亚几个国家国界相邻,那些中亚国家又与西域国界相邻,听闻孔雀王朝的强大在猜测帝国出兵西域的时候会不会惹来孔雀王朝的干预。

    华山那边的路不好走,一直以来也不是出秦川的主路,吕哲没有登高望远的兴趣,走的是渭水边上的路线。

    渭水在秦川的地位很高,各县的水系基本上都是渭水的分流,始皇帝建阿房宫和骊山墓都是选择在渭水边上。

    上古先秦时代有诗和赋,可是因为征战文化盛行,对于诗赋却是不怎么流行。

    吕哲的记忆中唐代诗人杜牧有作过一首《阿房宫赋》,讲的是六国为秦所灭,天下为之一统,始皇帝为了建造阿房宫将蜀地的山林都砍伐光了,阿房宫的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多里地……

    阿房宫其实还没有完全修好,占地也没有三百多里地那么恐怖,吕哲暂时没有心思过去阿房宫看看,也就不理会诸多文武的推荐,继续赶路。

    沿着渭水走了一段路,吕哲听闻再走几十里路有一处叫作鸿门,起了过去看看的兴趣。

    鸿门并不出名,要是真的想要游览名胜古迹,秦川有的是比鸿门有名的地方。

    这个历史版本是不会再发生什么鸿门宴了,吕哲去鸿门“瞻仰”只是临时起意的一种恶趣味,想要亲眼看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躲在。

    事实上到了地头一看,鸿门还真的是没有什么好看的。这里地形平坦,临近骊山,距离霸上和蓝田也不是太远,共尉起了个头建议吕哲去霸上和蓝田看看,包括蒙恬、徐岩在内的一些将领也一致推荐。

    秦国的蓝田在商鞅变法之后就是秦军的一处大型训练基地,起先是用来训练新军,后面成了军官的培训基地。霸上其实也是秦国自古以来的屯兵之所,长久以来是作为秦军东出的桥头堡。因此蓝田或是霸上其实是充满了军事设施,这从逐渐靠近就能瞧出一些端倪。(未完待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