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齐国之变

蚂蚱不吃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tw,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同样的情形在郢都上演。成功说服魏王往魏、楚边境增兵的苏厉,用重金贿赂了楚王身边的近臣,加上兄长苏代在楚国的影响力,得以顺利见到楚王。

    此时,恰逢楚军攻打郯城十日而不下,加之齐国又源源不断地增兵,安平侯项承多番请求增兵,楚王本来就心生退意。在得知魏国突然往边境增兵的消息,加犹疑不决。

    苏厉抓住了楚国畏战的心理,一上来就渲染齐、魏联盟在即,楚国大祸临头的情形。楚王兀自强辩,表示齐国才是饱受燕、楚围攻的对象,应该担心的是齐国,而不是自己的楚国。

    苏厉辩称,以齐国两千里之地,四十万披甲之兵,足以抵挡燕国的入侵。魏国垂涎楚国的淮泗之地久矣,以前忙于经略河东而暇顾及。如今河东已定,又刚刚击败赵国,魏国携大胜之势,正好趁着齐楚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

    楚王乃信,作揖求计。苏厉顺势提出了交好齐国,共抗魏国的的主张。并表示,以齐、楚两国十倍于魏国的土地人口,百万之众,魏国只能屈服。两国合力伐魏,逐步蚕食魏国,则楚国北可与赵国争锋,西可却韩国之胸,霸业由此始!

    楚王当即心动,以为齐、楚两国可以就此罢兵,握手言和。苏厉却是连声长叹,表示对齐国来说,联楚伐魏也好,联魏伐楚也好,并太大的区别。如今楚国攻占了齐国的两百里土地,齐国不能善罢甘休。楚国若想和齐国早一步达成结盟协议,只能是主动交出攻占的土地。

    楚王吝啬,自然不肯。与长远的利益相比。楚王看重的是眼下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两百里土地是楚国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平白故地送还给齐国,绝不是楚国的作风!一时之间,双方僵持了下来。

    这个时候,左徒黄歇正好有急事拜见楚王。得知了苏厉的来意。左徒黄歇当即对楚王劝说道:“王上!魏国乃好利之国,今魏国屯兵于楚、魏边境,非是看到了我们楚国在淮泗流域的空虚。王上不如集合大军前去淮泗,如此可防止魏国有异心。王上再派遣一使者游说魏王,表示愿意和魏国平分故鲁(国之地。臣敢保证,魏王一定会放弃伐楚的决定。转而伐齐。”

    楚王听后顿时乐了,自己怎么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即饶有兴趣地看向苏厉。苏厉表面不动声色,心里面却是开始慌张了。他自信可以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跟楚王讨价还价一番后,让楚王同意割地和齐国结盟。但黄歇可是有名的贤臣,今天这关怕是不好过了。

    打了个哈哈。苏厉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对楚王谆谆道:“楚国之兵虽有四十万,但精兵皆在郢都附近。王上若是联魏伐齐,因为齐国兵强马壮不好攻打,楚国发兵多则郢都空虚,发兵少则楚国所得少。反观魏国,君臣一心。有信陵君之贤,晋鄙之勇,尉辛之智,加之魏国紧邻齐国,人口密集,魏国伐齐所获得的利益必定远远大于楚国。齐国被削弱,强大的就会是魏国。魏国一旦再次经略淮泗,楚国将拿什么来抵抗?相反,齐王昏聩不堪,虽有田单也不重用。反而将其排挤出朝廷。王上若是联合齐国伐魏,齐、魏两国必定相互削弱,到时得利的还不是楚国?!”

    楚王一听也是这个道理,转而看向左徒黄歇。黄歇直接点破苏厉言语中的破绽,说道:“中原者。四战之地。论赵、齐、韩抑或楚,都不愿意看到魏国的强大。但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坐视他国灭魏而自强。依先生所言,齐王昏聩,那齐国将如何做到先生所说的击退燕国?齐王昏聩,齐国是否会大败,到时反而只剩下我们楚国一国和魏国为敌?若是齐国与魏国僵持,不相上下,我们楚国自然沿睢水北上,睢阳西北两百里即是大梁,往前每进十里,魏国之民愈多而将愈广,楚国何以为继?故臣以为伐魏不妥也!”

    稍一停顿,黄歇继续道:“齐国兵强马壮不假,但田单去职,齐国正值动荡不安之际,燕国伐齐,齐国不胜其烦,臣断言,齐国精锐之兵必在临淄附近。故鲁国)之地民风文雅,战力不高,齐国在长城以南,兵马虽众,不堪死战!触之即溃!”

    楚王听后大为赞同,点了点头,承认道:“爱卿所言不错!魏国民众而兵盛,不好攻取也!那寡人就依照爱卿的意思往淮泗增兵,联魏伐齐?”

    苏厉大急,求助似地望向一旁的兄长苏代。苏代略一沉吟,大概知道了自己的弟弟应该是为齐国游说而来。

    用眼神示意苏厉稍安勿躁,苏代对楚王缓缓说道:“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臣以为,往淮泗增兵也好,联魏也罢,皆不能立刻解决眼前魏国增兵带来的危局。不如派遣使者游说韩国,韩国若是可以牵制魏国,则魏国之危消矣。同时和齐国虚与委蛇,营造齐、楚结盟的假象,迷惑魏国。这割地之议,自然是万万不能答应齐国的。不过,王上大可派遣苏厉为使,前去游说齐王。齐国若是不用我们割地就答应和楚国结盟,臣以为联齐抗魏未尝不可。”

    苏代的意见和黄歇“联魏伐齐”的意见明显不同,但黄歇却是笑着对楚王说道:“臣以为客卿之见可行!”

    楚王完全愣住了,自己的左徒是没听明白吗?苏代说的可是“联齐抗魏”啊!不是黄歇刚才一直夸耀有种种好处的“联魏伐齐”啊!

    见楚王不解,黄歇上前向楚王耳语了一番,徒留下一脸惊愕的苏厉、苏代两人,两人原本以为,免不得还要和黄歇一番唇枪舌剑呢!现在看来,倒是省下了。楚王的脸色也是一阵喜一阵忧。最后兴高采烈地说道:“先生可愿意为寡人走一遭临淄?商讨结盟一事!当然,前提是寡人不会割地也不会归还土地!”

    整个大殿,唯一可以让楚王称呼为先生的自然只有苏厉一人。虽然和自己的预期有些出入,但经历了“联魏伐齐”这一番动荡的苏厉已然庆幸可以达成眼下的目标。当然是恭敬地回道:“愿为王上效犬马之劳!”

    接下来发生情节可以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来形容,后世的史学家在研究公元前267年的史料时。只能将其归咎于历史的必然性。这一年的火花四射给了数历史爱好者限的遐想,历史在这一年完全流向了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并不可逆转!

    一月十日,屯兵在中山的赵国越发失去了耐心。燕国迟迟不给赵国想要的答复,相反用增兵、修缮城墙来回击着赵国施加的压力。为了不让刚刚“倒戈”的齐国大失所望,为了齐国许诺的百里之地。为了赵国的尊严,赵国决定教训一下自己北面的邻居----燕国。忙于等待燕、赵开战看热闹的列国,包括当事人赵国,谁也没意识到,齐国河西的最后一座坚城---扶柳在一个几天前的夜里突然开城纳降。河水(黄河、漳水中间的燕军悄悄地撤退到漳水对岸,齐军悄悄地越过河水。占领了燕军撤离的地方。一切显得风平浪静,一切显得默契至极。

    一月十一日,赵奢奉命领兵八万讨伐河西的燕军。士气高昂的赵军雄赳赳,气昂昂,想着如何追亡逐北,大展身手,赵奢也是意气风发。有齐国在腹背牵制燕军。燕军势必东西不能兼顾,一场大胜绝对是手到擒来。

    可这个时候,游走在齐国的细作却告诉了一个令赵奢怎么也接受不了的事实——齐、燕两国的国君在两国的边境上歃血为盟,原本应该是生死仇敌的两国一笑泯恩仇,原本应该是帮助赵国的齐军转眼成了敌人——燕军的盟军!

    这样的剧本再天才的编剧也想不出,但却硬生生在赵国,在天下人面前眼前上演。赵国疑成为了最好的背景!这就好比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遭受了别人的侵害,自己勇敢地站出来了,想要打抱不平,好好教训一下那个流氓。所有的人都期待着英雄救美的上演。在观众看来,流氓必然被赶跑,英雄则收获美人心。这是多么动人的结局,多么美好的结局!可现实却十分狗血,美人居然从了流氓。两人勾搭在一起,并指责英雄是多管闲事!赵国疑就扮演了英雄的角色,齐国则是那个美人,燕国则是那个流氓。

    这也就足以解释赵奢在听闻这个消息后,久久不语的失望之情还有愤怒的表现。进军是不能了,前面可不是单单八万燕军那么简单,还有本土作战、源源不断的齐国大军。这样的变故显然超过了赵奢所能决定的范围,所以赵奢命人马加鞭,将这个消息传递到邯郸,交由赵王决定。

    赵王一听这个消息就慌了,心想这还得了,自己一直垂涎的齐国和北方兵强马壮的燕国勾搭在了一起,赵国还有好日子过?!随即就是愤怒,鲁仲连这个片子,居然欺骗寡人的感情,说好的游说齐国割地呢?!齐国倒是割地了,却是给了燕国,换来了两国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对峙。

    将一干亲信大臣以最的速度召集到宫中,赵王毫不避讳地说起了赵国目前的窘境。是进,击败燕、齐联盟;还是退,暂时避让燕、齐联盟。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很需要魄力的决定。赵王不缺乏魄力,但却缺乏准确分析利弊的能力。赵王希望,趁着燕、齐结盟的消息还没有传遍天下,赵国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平阳君赵豹在军中锻炼了许久,变得越发成熟稳重,因为有名师的指点,看问题也是越发地直指要害。身为王室人员,眼见自己的兄长平原君赵胜沉默不语,当即说道:“王上!臣以为燕、齐两国刚刚会盟,气势正盛,此时伐之不易。不如行欲擒故纵之计,待燕、齐不察,一举而克之,或伐燕或伐齐。逼迫燕、齐两国之盟消散!”

    赵王眉头下意识地皱了皱,这和自己的初衷有所不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燕、齐两国既然敢大大方方地会盟,想来已经做好了和赵国交战的准备。有齐国的协助,赵国想要攻下燕国的河西之地。怕是不容易啊!而且,自己最怕的就是齐国兵分数路,趁势搅乱赵国的南部。到时赵国也要分兵,燕、齐两国以两国之兵马,完全可以戏耍赵国,令赵国疲于奔命。

    燕周却是摇了摇头。反对道:“世人皆知我们赵国要为齐国出头讨伐燕国,可如今齐国背赵而亲燕,此赵国之耻也!王上若是不发兵攻打齐国,恐伤赵国士卒之士气、百姓之心,天下也必嘲笑赵国被齐国戏耍,王上的声威受到影响。所谓君辱臣死,天下又有什么人会来投奔王上呢?!故臣以为,论伤亡多大,我们赵国都要立即反击燕、齐,尤其是齐国。王上若是信任微臣,臣愿意提兵杀进临淄,以雪王上之恨!”说完立即下跪请命!

    赵王很是感动。这才是自己喜欢的忠臣。君辱臣死,自己被齐国的鲁仲连戏耍就等于赵国被齐国戏耍。若是齐闵王在世时,齐国国力堪比秦国,赵国自然忌惮齐国,姑且忍让。可如今赵国国力远胜齐国,自己又何须忍让呢?!处处忍让只会让人觉得赵国君臣怯懦,让天下轻视赵国!

    亲自将燕周扶起来,赵王感慨地说道:“寡人知道爱卿的忠心,但此事事关天下大势,不可不察。还是从长计议!”

    燕周还想争辩什么,却是被赵王阻止了。赵王看向蔺相如,真切地说道:“蔺上卿,你觉得我们赵国该如何应对?”

    蔺相如叹了口气,作揖道:“此事甚为棘手!如今整个天下都知晓赵欲助齐而伐燕。王上令人向燕国陈说厉害,可燕国依然不肯向赵国请服,自然是已有不臣之心。为了我们赵国后方的稳定,即使没有齐国许诺的百里之地,打压燕国已是必然。齐国的所作所为是将我们赵国推到了风口浪尖,不伐之以彰显赵国之威,以维护王上和赵国的尊严,以震慑宵小!但臣也知,燕、齐初盟,我们赵国伐之越急,燕齐之盟越是坚定。相反,我们若是对燕齐之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派人离间燕、齐两国的关系,不需要多久,燕、齐两国必然貌合神离。到时,王上再遣一老成之人,将兵不过十万,足以令燕国臣服,齐国请朝。”

    平原君听后心里暗自点头,蔺相如说得字字属实,可也正因为字字属实,才加难以下决断。从表面来看,立即出兵和晚一些时间出兵的好处和坏处一样明显,任谁来了也不能说哪个一定对,哪个一定错。站在利益角度上说,自然是晚一些出兵为妙。可站在维护赵国声威上讲,自然是越早出兵越好。实实在在的钱粮利益和赵国的大国、强国形象,哪一个都重要,可两者不可得兼,赵王又想两者兼顾,臣子们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来了。

    只听蔺相如继续分析道:“臣以为,诸国所欲者,莫如赵国急攻燕、齐,如此秦、韩两国作壁上观,魏、楚两国幸灾乐祸,赵、燕、齐既弱,四国冠相庆。既为诸国之欲,盖不为赵国所取者。所以臣以为,当缓慢行事,从长计议!”

    平阳君赵豹颇为欣赏地看了蔺相如一眼,自己的想法和蔺相如一致,那就是赵国完全没必要这么地回击齐、燕联盟。赵国攻之越急,齐、燕两国关系越是牢靠。不如分而化之,派人离间两国,待两国貌合神离,赵国以雷霆一击一举降服燕国,令齐国请朝,岂不好?!切切实实的利益总好过虚缥缈的名声!这次是赵国不小心被齐国蒙蔽了而已,谁都有走眼的时候,没有燕周所说的主辱臣死那么夸张。如果赵国连这点都看不破,那就是真的令其余的国家幸灾乐祸了!

    “那丞相的意思呢?”赵王的眼中划过一丝的失望之情,用波澜不惊的语气说道。

    平原君赵胜却是发现了赵王的异样,却没有表现出来,平静地说道:“赵国所令天下信服的,乃是国力!燕、齐之盟虽然强大,但却远不足以威胁我们赵国!原因就是两国并非齐心协力!心不齐则为乌合之众!王上令人急攻一国,或以利益诱惑一国,该国必定倒戈!如今燕、齐挑衅我们赵国,王上若是不做出回应,天下对待赵国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甚至,就连秦国都会轻视我们!我们赵国又靠什么来拉拢魏国为自己所用呢?所以,臣以为,当讨伐燕、齐两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ps:熬夜把明天的章节写出来,诸位就真的不愿意支持下正版不给点推荐?泪奔啊!